
2009-06-05
2009-05-13
你的手機還能做4件事情
訊息自 台中縣救國團賴組長永堂 提供轉貼
参考看看吧!有機會也不妨試試.若真管用,建議轉寄給您的親友知道.原來手機還有這樣的用途! 除了打電話以外,你的手機還能做4件事情,
你以前不一定知道,我們可能或多或少的知道一些 緊急情況下的自救辦法,但你可能不知道你的手機在 緊要關頭也能救你一命。
看看下面的內容瞭解下你的手機能做什麼吧!1. 緊急情況 全世界的手機都可以撥打的共同緊急救援號碼112, 你遇到了緊急狀況~~用你的手機撥打112準沒錯!
因為這時候你的手機會自動搜索所有可用的網絡 並建立起緊急呼叫。特別有趣的是,即使你的 手機是在鍵盤鎖定的狀態,你同樣可以撥打112。
(記得任何不安全狀態下迅速撥112可傳出'救援'訊息, 但希望永遠不要用上)
2. 把車用遙控器落在車裡了 你將車用遙控器遺落在車內鎖住,而且備用的遙控又在家裡的話,
你會發現有個手機真方便,用手機撥通在家裡人的手機, 將你的手機拿在離車門 一英尺 的地方, 同時家裡人拿著遙控器在他的手機旁邊,
按響遙控器上的開鎖鍵,這邊你鎖住的車門就可以打開了。 這個方法不管你把車開得離家有多遠都奏效。
3. 隱形的備用電池 你的手機電量不足了,為了讓它能夠繼續使用, 按【*3370#】鍵,手機會重新啟動,啟動完畢後,
你就會發現電量增加了50%。這部分隱藏的備用電量 用完了你就必須得充電了!再次充電的時候,隱形的 備用電池也同時充電,下次電量低的時候又可以用這個
方法。在緊急情況下如果手機電量不足非常管用。4.手機被偷了?有個辦法讓小偷也用不了,嘿嘿! 找回遺失手機的方法:將手機輸入「*#06#」,會出現一串數字,15位序列號會
出現在手機屏幕上,
全世界的每一台手機都有一個獨一無二的序列號,把這個序列號記錄下來並保存好。這是每支手機的唯一身份號碼,把它記下,萬一手機失竊,只要將此序號給電信局,管它天涯海角,就算換門號,只要一撥出,一定能找到。PS:請將此訊息告知親友!真的有用 。
2009-05-12
輕鬆辦社區活動 講師:陳嬿靜

■企劃活動前的十個問題
藉由這些問題的思考,釐清並確定企劃活動的方向?
社區的屬性? ● 社區的附近環境?社區居民的屬性? ● 社區重要的問題?舉辦社區活動的目的? ● 舉辦活動的期望?活動的主題? ● 設定的參加對象?活動經費來源? ● 活動要委託或是自辦?
■活動類型
制度性質 ● 節慶傳統聲光娛樂飲食 ● 保健生活運動競賽 ● 藝文品味戶外聯誼 ● 親子活動其他
■活動類型分析
一、議題型活動的特點(例如:議題抗爭、災害自救、安全維護…)
1.外在情勢常處於變動狀態,活動策劃者需隨時研判因應。2.活動的策劃需隨著關鍵性議題的演變而調整。3.活動籌備時間緊湊、甚至不足。二、非議題型活動的特點(節慶、藝文、戶外等等)
1.情勢穩定高,變動性小。2.有條件可長期、精緻地籌備活動。3.經驗較有機會傳承、累積。
■非議題型的活動
一、大型活動1.籌備的行政事務繁多,勞民傷財,活動策劃者疲於奔命。2.可展現組織實力,但硬是*拼場*辦活動不一定值得。二、小型活動1.籌備的行政事務少,可做完善的活動規劃。2.是磨練經驗,培訓組織幹部義工的好機會。
■怎麼開始?
一、由核心成員組成工作團隊發掘身旁最熱心的人,找尋志同道合的伙伴。二、設定團體目標社區工作的主軸:e.g.空間環境的改造、婦幼托育。※ 因核心成員的興趣、專長而訂定。三、設定各別活動目標1.活動要有意義。2.不要辦純然吃喝玩樂的活動。3.由下而上,自發性的活動。4.有創意的活動(結合社區特色、社區資源)。5.活動要能達到資源的延續、累積。6.將義工、幹部培訓當成重要的活動目標。7.活動是一種建立關係、拉近距離的機會(藉小型活動從事組織工作)。8.不要接太多案子,活動不要太多。9.視原先所設定的活動目標是否達成? P 社工實習生培訓。 P 布袋戲親子營的設計(父母、義工與家長互動 * 樹木認養 * 公園改造)。 P 環保清潔週(與社團合作)。
■活動設計怎麼做
1.活動內容的設計 2.敲定活動的最適時間 3.選定活動地點
4.活動流程規劃 5.組織分工 6.經費籌措
7.活動執行 8.資料整理/活動檢討
■活動總體規劃
1.企劃書撰寫(募款、合作)2.經費申請管道
■活動前置作業
一、工作計劃書(輔助思考、執行的工具)1.強迫自己對活動事前想清楚,愈詳細愈好(鉅細靡遺)。2.嘗試將有意義的事情結合(結合社區資源、義工培訓、開發新義工、開拓社區網絡……)。3.嘗試將義工參與、幹部培訓當成活動的重要目標。【口訣】:企劃想清楚,確實執行,掌握進度能割能捨活動企劃的原則:凡事想到“人、事、時、地、物”
二、工作人員分工表1.從捲入義工、開放參與開始。 P 挑選狀況好的義工當“組頭”。 P 開組頭會議(充份授權、切忌工具性地用人)。 P 讓幹部集思廣益、發揮創意集體創作。 P 充份分工、橫向連繫緊密(充份授權、隨時掌握狀況)。 P 工作人員為主體、核心幹部義工為backup。 P 培養負責人制的活動分工。 P 切忌策劃者一人埋頭苦幹,策劃者應扮演協調者及backup的角色。 P 結合嚴密的確認或回報制度(透過團體會議盯進度)。
【口訣】:1.組織工作切忌強人主導,或有潔癖、完美主義。2.良好的分工,充份授權,集體運作70分的哲學。3.製作「工作項目--負責人--完成期限」的表格。
P 此表格的關鍵在於確實執行、嚴格掌控進度。
三、場地勘察1.尢其是第一次使用的場地務必現場會勘。2.場地規劃:舞台、主要活動場地、動線、報到處、基礎設施(電源、燈光…)。3.繪製場地配置圖:將上述關鍵條件繪出、且考慮不同時段之場地需求的差異。
四、備案構思1.雨天備案2.突發事件處置 P 政治人物來插花 P 有人鬧場的應變
五、沙盤推縯、彩排1.視實際需求而設定執行程度。 2.人事時地物。
3.不厭其煩假設各種狀況、雞蛋裡挑骨頭。
六、活動宣傳
1.海報、文宣製作及發送 P 切忌印完文宣,發不出去。2.新聞稿撰寫、及發送
七、器材打包、運送
1.特定成員收發。2.製作器材表(清單)、物品清單表(禮物、舊貨)。3.打包:器材保管人需在場清點、分類。4.運送:兩個負責人(一送、一收)。5.集中管理,集中提領。 P 各組提領器材需經過器材保管人 P 器材清單表
八、其他1.受邀者的確認
■活動當天
1.全天性的活動:輪流換班、休息;工作人員的餐飲(尊重)。2.火腿、大哥大做為聯絡工具。3.看活動策劃者當場在做什麼。
■活動結束
※ 活動結束只是另一個社區工作的開端1.場地整理、辦公室復原。2.器材歸還(有借有還、再借不難,切忌*信用破產*)。3.檢討會(善意的批評、建設性的建議)。4.謝函(義工、來賓、合作單位……)。5.成果理整(剪報、照片、錄影帶)、文字紀錄。
▓活動籌備執行基本分工與責任
1.總策劃 掌控活動執行進度、預算分配與使用。2.企劃組 企劃活動內容、活動經費募集、活動籌備聯絡。3.宣傳組 活動宣傳、宣傳品製作、新聞發送、記者會籌辦。4.場地器材組 器材道具準備、場地佈置設計、活動位置動線佈置。5.活動組 當天活動執行、人力調度(可由企劃與宣傳組於當天兼任)。
▓活動執行當天分工與責任
1.總策劃 監督活動進行、回答媒體問題、有應變調度的能力2.場佈器材組 場地佈置、器材搬運、活動進行中器材看顧3.招待組 接待來賓、媒體記者、活動報名、服務台功能4.活動組 整體活動執行、主持、掌控活動氣氛5.機動組 人力隨時支援各組或其他突發狀況
藉由這些問題的思考,釐清並確定企劃活動的方向?
社區的屬性? ● 社區的附近環境?社區居民的屬性? ● 社區重要的問題?舉辦社區活動的目的? ● 舉辦活動的期望?活動的主題? ● 設定的參加對象?活動經費來源? ● 活動要委託或是自辦?
■活動類型
制度性質 ● 節慶傳統聲光娛樂飲食 ● 保健生活運動競賽 ● 藝文品味戶外聯誼 ● 親子活動其他
■活動類型分析
一、議題型活動的特點(例如:議題抗爭、災害自救、安全維護…)
1.外在情勢常處於變動狀態,活動策劃者需隨時研判因應。2.活動的策劃需隨著關鍵性議題的演變而調整。3.活動籌備時間緊湊、甚至不足。二、非議題型活動的特點(節慶、藝文、戶外等等)
1.情勢穩定高,變動性小。2.有條件可長期、精緻地籌備活動。3.經驗較有機會傳承、累積。
■非議題型的活動
一、大型活動1.籌備的行政事務繁多,勞民傷財,活動策劃者疲於奔命。2.可展現組織實力,但硬是*拼場*辦活動不一定值得。二、小型活動1.籌備的行政事務少,可做完善的活動規劃。2.是磨練經驗,培訓組織幹部義工的好機會。
■怎麼開始?
一、由核心成員組成工作團隊發掘身旁最熱心的人,找尋志同道合的伙伴。二、設定團體目標社區工作的主軸:e.g.空間環境的改造、婦幼托育。※ 因核心成員的興趣、專長而訂定。三、設定各別活動目標1.活動要有意義。2.不要辦純然吃喝玩樂的活動。3.由下而上,自發性的活動。4.有創意的活動(結合社區特色、社區資源)。5.活動要能達到資源的延續、累積。6.將義工、幹部培訓當成重要的活動目標。7.活動是一種建立關係、拉近距離的機會(藉小型活動從事組織工作)。8.不要接太多案子,活動不要太多。9.視原先所設定的活動目標是否達成? P 社工實習生培訓。 P 布袋戲親子營的設計(父母、義工與家長互動 * 樹木認養 * 公園改造)。 P 環保清潔週(與社團合作)。
■活動設計怎麼做
1.活動內容的設計 2.敲定活動的最適時間 3.選定活動地點
4.活動流程規劃 5.組織分工 6.經費籌措
7.活動執行 8.資料整理/活動檢討
■活動總體規劃
1.企劃書撰寫(募款、合作)2.經費申請管道
■活動前置作業
一、工作計劃書(輔助思考、執行的工具)1.強迫自己對活動事前想清楚,愈詳細愈好(鉅細靡遺)。2.嘗試將有意義的事情結合(結合社區資源、義工培訓、開發新義工、開拓社區網絡……)。3.嘗試將義工參與、幹部培訓當成活動的重要目標。【口訣】:企劃想清楚,確實執行,掌握進度能割能捨活動企劃的原則:凡事想到“人、事、時、地、物”
二、工作人員分工表1.從捲入義工、開放參與開始。 P 挑選狀況好的義工當“組頭”。 P 開組頭會議(充份授權、切忌工具性地用人)。 P 讓幹部集思廣益、發揮創意集體創作。 P 充份分工、橫向連繫緊密(充份授權、隨時掌握狀況)。 P 工作人員為主體、核心幹部義工為backup。 P 培養負責人制的活動分工。 P 切忌策劃者一人埋頭苦幹,策劃者應扮演協調者及backup的角色。 P 結合嚴密的確認或回報制度(透過團體會議盯進度)。
【口訣】:1.組織工作切忌強人主導,或有潔癖、完美主義。2.良好的分工,充份授權,集體運作70分的哲學。3.製作「工作項目--負責人--完成期限」的表格。
P 此表格的關鍵在於確實執行、嚴格掌控進度。
三、場地勘察1.尢其是第一次使用的場地務必現場會勘。2.場地規劃:舞台、主要活動場地、動線、報到處、基礎設施(電源、燈光…)。3.繪製場地配置圖:將上述關鍵條件繪出、且考慮不同時段之場地需求的差異。
四、備案構思1.雨天備案2.突發事件處置 P 政治人物來插花 P 有人鬧場的應變
五、沙盤推縯、彩排1.視實際需求而設定執行程度。 2.人事時地物。
3.不厭其煩假設各種狀況、雞蛋裡挑骨頭。
六、活動宣傳
1.海報、文宣製作及發送 P 切忌印完文宣,發不出去。2.新聞稿撰寫、及發送
七、器材打包、運送
1.特定成員收發。2.製作器材表(清單)、物品清單表(禮物、舊貨)。3.打包:器材保管人需在場清點、分類。4.運送:兩個負責人(一送、一收)。5.集中管理,集中提領。 P 各組提領器材需經過器材保管人 P 器材清單表
八、其他1.受邀者的確認
■活動當天
1.全天性的活動:輪流換班、休息;工作人員的餐飲(尊重)。2.火腿、大哥大做為聯絡工具。3.看活動策劃者當場在做什麼。
■活動結束
※ 活動結束只是另一個社區工作的開端1.場地整理、辦公室復原。2.器材歸還(有借有還、再借不難,切忌*信用破產*)。3.檢討會(善意的批評、建設性的建議)。4.謝函(義工、來賓、合作單位……)。5.成果理整(剪報、照片、錄影帶)、文字紀錄。
▓活動籌備執行基本分工與責任
1.總策劃 掌控活動執行進度、預算分配與使用。2.企劃組 企劃活動內容、活動經費募集、活動籌備聯絡。3.宣傳組 活動宣傳、宣傳品製作、新聞發送、記者會籌辦。4.場地器材組 器材道具準備、場地佈置設計、活動位置動線佈置。5.活動組 當天活動執行、人力調度(可由企劃與宣傳組於當天兼任)。
▓活動執行當天分工與責任
1.總策劃 監督活動進行、回答媒體問題、有應變調度的能力2.場佈器材組 場地佈置、器材搬運、活動進行中器材看顧3.招待組 接待來賓、媒體記者、活動報名、服務台功能4.活動組 整體活動執行、主持、掌控活動氣氛5.機動組 人力隨時支援各組或其他突發狀況
2009-05-09
真正的朋友必須知道何時應該擱下部落格,跑遍校園去幫助一位朋友。

美青少年開始反思 線上社交行為
【記者陳常鵬編譯】近年時興的社交網站已成為許多新世代青少年交友及拓展人際關係的方式。許多年輕人經過一陣狂熱後感到空虛,開始懷疑這種沒見面的互動真能建立友誼嗎?一般人很少會想要從人際網路中消失,但韓德森(Gabe Henderson),一位現年26歲的史學研究生,最近作出自我解脫的決定——取消他的MySpace帳號,並慢慢地淡出熱門的人際網路社交網Facebook,不再只為了要擴張線上的交友圈,而沉迷與別人交換個人檔案、照片與資訊。因為他已領悟到,網路上所認識的人,最多只能稱其為相識的熟人。據美聯社報導,韓德森在愛荷華州立大學的校報專欄中發表文章表示:「那膚淺的空虛感,已遮蓋我一時曾感覺到的興奮感。」「它讓我覺得,在某程度上,我們已失去真正的友誼所應特有的深度。」該校新聞系主任布格嘉(Michael Bugeja)長期以來一直是面對面式人際互動的提倡者。當他讀完了韓德森的文章後,認為終於有了一線曙光。他說,這是幾個跡象之一,它表示科技世代中已有某些人開始體察會面時光的價值。布格嘉為《Interpersonal Divide: The Search for Community in a Technological Age》一書之作者,該書探討科際時代人際關係疏離的問題。雖然他並不反對科技,他在課堂上常傳授學生有關「人際智慧(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的課題,希望學生能培養能力,判斷在何時、何地及何種目的下,應用科技最為妥當。他指出,現在的學生常是一邊手牽著好友,一邊拿著手機跟另一個人講話。他還看到學生常在咖啡館圍成一圈,但大夥兒總是盯著電腦螢幕。他跟學生說:「真正的朋友必須知道何時應該擱下部落格,跑遍校園去幫助一位朋友。」此外他也透露,許多大學教授也開始規定學生不得在課堂中上網。《小兒科(Pediatrics)》期刊10月號中有一篇由史丹佛大學研究者,針對舊金山區中上收入戶的高中學生所作的研究。其中指出,有相當大一部分學生,具有至少一個以上的社交網站會員身分,其中約81%屬於MySpace。這些學生中又有89%的人持有行動電話,他們大部分具備文字簡訊及網頁瀏覽的能力。雖然這些學生比前世代的人更習於電子通訊,但他們也將會對環境更持戒慎態度。因為愈來愈多的青少年,他們必須處理網上所受到的霸凌遭遇——從意外地被人張貼醜態照片、到線上恐嚇等各種形式的遭遇,都可能碰上。隱私權問題也襲擊到家庭。最近學生已發現,許多在Facebook網頁上更新的個人資訊,已被人利用並自動地傳給他們不一定想見的人。在學生抗議後,Facebook被迫開放允許用戶主控資料的流向。此外,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體驗到,當申請學校或找工作時,他們原來在網站所公布的個人檔案,可能會回過頭來咬他們一口。著迷於線上遊戲的波士頓大學神經科學的博士生葛羅斯(Veronica Gross)說:「大部分我最親密的朋友,都比較喜歡以見面的方式來交往,而不是單靠網際網路來溝通。」她把見不著面的聯繫作為平時互動方式的補充,而不是替代法。這個觀感正好與普網與美國生活計畫(Pew Internet & American Life Project)所作研究的結論吻合。今年初發表的結果顯示,網際網路的用戶傾向於擁有較大的密友或摯友社交圈,其統計之中位值是37人,而非用戶則為30人。來自佛州羅林斯學院(Rollins College)的米勒(Steve Miller),雖然也認同社交網路是一個有助於將活動消息宣傳給大夥兒的有效渠道,甚至有助於在校園中建立起社區的氣氛,但不久他也發現了Facebook局限。他說:「在與某些線上朋友碰面後發現,即使是最乏味的人士,經過很好的Facebook檔案包裝後也會變得有趣。」他對於手機傳來的簡訊也不再感覺那麼振奮,因其大多不過像是日常的問候語一樣。他且說:「文字簡訊已經變成讓人逃避問題的一種方法。」他的許多朋友會用手機簡訊來取消赴約,以免於口頭解釋。他也看到有些人以發簡訊的方式來邀約心怡的對象,以逃避被當面說「不」的窘境。他說:「我們這一代,必須克服面對對立與拒絕所生的恐懼。」他和朋友都認為,所有形式的互動皆須聚焦在其質度之上。愛荷華的韓德森現在很享受可與朋友親身共度較多的時間,並花較少的光陰在電腦上。他認為停掉MySpace和Facebook是好的決定。他說:「如果一張照片、一些基本的生活資料和一張網頁就是我友誼的全部,那也就談不上有什麼犧牲的了。」◇
轉載 澳洲大堡礁管理員王秀毓參選最後感言


耶!with 39 comments英國的Ben爭取到了全世界最好的工作。從他在記者會上的表現看來,Ben絕對能勝任這份工作。更棒的是,Ben 和他在溫哥華的女朋友馬上就可以在島上相聚,再也不用談遠距離戀愛了!耶!一想到這件事眼淚就出來說話了。
回顧 王秀毓 Youtrare影片http://www.youtube.com/watch?v=q82f6BJ_Ivw
訂閱:
文章 (Atom)